找到相关内容68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及研究》序

    古仙人道即是古佛之道。显然成佛与否,与个人是否立定成佛的志向,有著密切的关系。  印顺导师于《成佛之道》云:“重信与重慧的差别以外,凡急求速成的,才是钝根;大器晚成的,才是利根。”(页二三一)此语不啻是颠覆了传统中国佛教“利根顿悟”的说法,故甚不得谅解。实则导师所言,正是南、北传佛教之共见。考诸南、北传佛教文献,莫不提及成佛较诸成就二乘圣位,时劫更为长远,至于成佛究需多少时劫,则南北传佛教的说法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5868452.html
  • 吕姝贞著《慧沼《劝发菩提心集》研究》序

    ,才是钝根;大器晚成的,才是利根。”(页二三一)此语不啻是颠覆了传统中国佛教“利根顿悟”的说法,故甚不得谅解。实则导师所言,正是南、北传佛教之共见。考诸南、北传佛教文献,莫不提及成佛较诸成就二乘圣位,...成就殊胜果德,所需时劫就越是长远——“大器晚成的,才是利根。”   既然成佛的时劫长远,那么吾人随佛修道,是否可以不选择有著高难度的“成佛”作为唯一志愿?当然可以!依《阿含经》以观,无论是志在证成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2980094.html
  • 天台宗对佛法的判摄

    是对藏教的深化,对利根来说,是通后别教、圆教。可见通教是三乘圣人,共修的教法。三别教:是佛别对大乘菩萨而说的教法,不是为二乘圣人而说的。区别于前面藏教与通教,同时又不同于后面的圆教。施设无量四谛与不思议的十二因缘等中道妙理。四圆教:佛对最上乘利根的人,施设无作四谛与不思议不生灭的十二因缘中道实相妙理,无碍法门等教法。天台宗以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来判释佛的一代大乘小乘的教法,故称为化法四教。第二化仪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3850650.html
  • 真正的皈依处.

    、不具缚的差别;有钝根、中根、利根的差别;有刹帝利、婆罗门等的差别;有贪行、嗔行、痴 行、慢行、寻思行的差别,乃至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非想、非非想等无量差别的有情,如来皆能善巧了知,各予应病与药,...lsquo;四、所调伏无量作意。谓诸菩萨,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,所化有情,种种行、种种性,或声闻种性、或独觉种性、或如 来种性。诸如是等,所调种性,既思惟已,如实了知所调伏者,此软根、此中根、此利根,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0869216.html
  • 智者大师:《法华经玄义》

    所说之法。通教包括小乘佛教以及初级大乘的教义,是佛为声闻、缘觉和钝根菩萨三乘人所说之法。别教之无量的教义只适合大乘利根菩萨。圆教之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的教义对最上利根菩萨,亦是佛为三乘人而说,旨在开权显实...

    智者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5976958.html
  • 试论《大智度论》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

    薄故,初始不能观五众若远离、若寂灭等,但能观无常等,入第三谛,乃能观寂灭。菩萨利根故,初观五众,便得寂灭相,用无所得者……。是故初发心钝根者,先用无常等观,然后观五众寂灭等,十二因缘亦如是。  文中得知:两者因根性的利钝,在观察诸法时就有直契与次第性的不同;菩萨因利根故而能缘观五蕴时便得寂灭相,这是直契诸法实相的智慧;声闻人智力上的薄弱故,不如菩萨,因此必得依先观无常、苦、无我才能契入寂灭,是属于...

    释印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345080.html
  • 宗喀巴“现观庄严论金鬘疏”“大乘廿僧”释义

    ,有部份僧众是隐说的。例如,解脱  军主张:显说的僧众有十六个,隐说的僧众有“第八圣”、  “一来果”、“不还果”和“罗汉向”等四个;而师子贤则  主张:论颂字面显说的僧众有“钝根”、“利根”、“信解...和“利根”,其中包含属于“  次第证”的预流向和“超越证”的一来向及不还向;其次列  举属于“超越证”的 “信解”和“见至”,其中含一来果  和不还果;最后才列举“家家”乃至“身证”等“次第证者  ”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445570.html
  • 宗喀巴‘现观庄严论金鬘疏’‘大乘廿僧’释义(1)

    十六个,隐说的僧众有‘第八圣’、‘一来果’、‘不还果’和‘罗汉向’等四个;而师子贤则主张:论颂字面显说的僧众有‘钝根’、‘利根’、‘信解’、‘见至’、‘人家家’、‘天家家’、‘一间’、‘中般’、‘生般’...  从以上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:“明义释”所列举的‘廿僧’,完全是依照‘次第证’四向四果的顺序排列的,与“现观论”中‘廿僧’的排列顺序稍有出入。“现观论”先列举属于‘第八圣’的‘钝根’和‘利根’,其中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0946317.html
  • 素食文化:为什么僧人吃素造就了中国素食精致的烹调艺术?

    发生的错谬见解。 总括说来,三净肉的说法是渐教,若是依究竟正理解来说,佛法是不许食肉的,也就是说,利根的人听到三净肉的不了义教,就会举一反三地知道,不该吃肉的究竟内涵,而钝根的人,则必须等善知识进一步...

    佚名

    |僧人|素食|吃素|文化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6535336476.html
  • 三世佛语合而为一——文殊童子欢喜笑音

     于诸钝根之面前,略而言之无大利,   利根略说能领会,广而说亦无必要。   自己累世实修法,心语献与诸密友,   一切窍诀之精髓,汝当铭刻心田中。   复依根机次第性,略中广...

    晋美彭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4245262.html